【奧塞美術館】是我們早就鎖定要花上幾個小時好好仔細逛的地方,
雖然我們對於畫和藝術沒有特別研究,可以說完全是門外漢,
但總覺得來到巴黎,就應該有點收穫才不枉來這趟,
尤其奧賽博物館有中文導覽,可以透過解說詳細的端詳每一幅畫,真的非常有趣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奧塞美術館 Musée d'Orsay
電話:+33 1 40 49 48 14
地址: 1 Rue de la Légion d'Honneur, 75007 Paris, France
營業時間: 9:30–18:00 (星期四 9:30–21:45) (星期一休館)
票價:成人票12歐 / 免費:18歲以下、25歲以下在歐盟國居住、念書之學生、每月第一個星期日。
(在歐盟國念書的記得帶學生證/ visa / BRP喔!)
語音導覽:有中文導覽,5歐
交通方式:地鐵12號,Solférino站 / RER C線,奥赛博物館站 / 公車 24、63、68、69、73、83、84、94路。
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musee-orsay.fr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奧塞博物館的外觀,有點普通(?)哈哈!
幸好我們來得早,外頭排隊購票入場的人還不多,
等我們參觀完出來發現大排長龍時,著實深吸了一口氣XD
前身是『火車站』的奧賽美術館大廳,
挑高的天花版圓頂,以及正前方的車站大鐘,前身為火車站的結構都還完整的保留著。
中間休息座椅區原先是『鐵道通過的地方』,現在則成為劃分兩邊展覽室的休息大廳,
自然光灑落的中央大廳,逛累了就來這裡舒服的休息一下,仰望欣賞大廳的特殊結構也很特別。
❤ 梵谷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的作品
梵谷的【自畫像】,印象中導覽有提到,梵谷因為貧窮,無法請得起模特兒來做人物描摩,
因此他買了一塊鏡子,以自己為主角,畫出鏡中的自己。
而他始終相信,能將自己的心境透過繪畫呈現,便具備能力描繪出他人的內心與靈魂。
這副自畫像採用的色彩較為鮮明,
在他寫給妹妹的信中有提到,這時的他,自認精神病已經好轉,對自己與生活充滿了正面能量,
但他在畫完這幅畫的不久之後仍然因為飽受精神與抑鬱所苦,選擇自殺結束生命。
下面這幅作品稱為【奧維爾教堂】,
這是他的印象派作品,圖中的教堂是『哥德式建築』教堂,
但他並未仔細描繪出教堂的尖塔結構,而是以自己的印象與詮釋加以描繪。
仔細觀摩這副畫作,似乎可以從畫面中曲折的線條,揣摩出梵谷內心的不安。
下面這副是他畫自己的房間,畫作名稱為【在亞爾的臥室】,
這幅的特色印象中是『鮮豔』,梵谷相信透過鮮艷的色彩,仍能展現出臥房寧靜舒適的模樣。
在他寫給弟弟的信中,他有提及這是他最滿意且驕傲的一幅畫作。
底下這幅是梵谷畫他的醫師,名稱為【嘉舍醫師的畫像】,
根據導覽指出,當時梵谷住在精神病院,
而院中的嘉舍醫師對於梵谷的影響非常重大,梵谷不論在生理心理層面上都非常依賴嘉舍醫師。
而這幅畫也是在梵谷開槍自盡前所留下的最後一幅畫。
❤ 雷諾瓦(Pierre-Auguste Renoir)的作品
【煎餅磨坊的舞會】,這幅畫主要是要呈現在蒙馬特區,年輕男女在午後露天廣場歡舞的景象。
看似輕鬆愉悅、充滿活力的畫面,其實當中藏有雷諾瓦的精心安排。
畫面中不少都是雷諾瓦請來的家人充當模特兒,根據其要求構造出的畫面模樣。
色彩鮮豔與跳動的畫面,確實能讓觀畫的人感受到其中的快樂。
廣場中央的燈,在當時19世紀還是新鮮的產物。
電燈的光影與四周綠樹縫間的自然光影相映,同時灑落表現在人們的笑顏上。
整幅畫充滿光輝,閃閃動人、極富生命力的氛圍,是雷諾瓦在這副畫中強調描摹的細膩之處。
【鄉村之舞&城市之舞】是雷洛瓦相當有名的畫作之一。
用兩幅結構、佈局相同的畫面,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背景。
左邊【鄉村之舞】的畫面主角,是一對樸實的情侶,女主角穿著著碎花洋裝,臉色掛著天真無邪的笑容,
與男主角在餐桌前熱情隨性的共舞,地板上掉落的男士帽子展現出兩人熱戀中的幸福模樣。
右邊【城市之舞】則是一對穿戴整齊的男女,
女主角穿著白色長禮服,男主角則著黑色燕尾服,展現出古典的巴黎風格。
背景是個茂密的盆栽,營造出在在城市花園的舞會中跳舞的畫面。
與左圖相較,似乎較為典型的優雅巴黎氛圍。
❤ 接下來,馬奈(Édouard Manet)的作品
【草地上的午餐】,
語音導覽中說明,這副畫在當時可以說是備受爭議與批評。
畫風匠氣與荒謬的構圖,都讓當時的評論家無法接受,且引起社會震驚。
圖中裸體的女生,似乎是想要和過去神話的女神有所連結,
但是一旁散落的衣物和食物,在在說明女主角只是凡俗女子。
然而她卻一絲不掛的與兩位衣著完好的男性在草地上野餐,後方更有另一名裸體女子在溪邊洗澡,
雖是大膽突破的畫面編排,卻因為造成人們道德混洛的感受而難以被接受。
這幅畫的用色,白皙皮膚的女子與深色西裝的紳士,
更被當時學院派批評為毫無美感『只是畫布上的顏料罷了』。
而這幅畫是在『落選沙龍』展出的作品,雖然備受爭議與批評,卻也讓馬奈更聲名大噪。
❤ 最後,米勒(Jean-François Millet)的作品
【拾穗】!【拾穗】!【拾穗】!【拾穗】!
我最期待的一幅畫,一開始找不到,
而且已經delay行程,還是不甘心的跑去問館內人員,一定要看一眼再走!
這幅拾穗表現出了在農地收割過後,三名農家女在稻田上撿拾剩餘稻穗的模樣。
刻苦耐勞的生活精神,彎到不能再低的腰,手中稀疏到不行的稻穗,在在表現出當時農家生活的艱辛。
與後方地主豐收,一座座的稻穗山成了明顯的對比,更是有著隱隱暗諷資本的味道。
然而整體畫面採用的是溫暖樸實的色調,溫暖金黃的畫面,用單純寫實的畫風展現出社會原貌。
沒有過度著重在社會的批判,
但畫面背後隱藏的那股農家認命、樸實的精神,卻帶給觀畫者更深一層的震撼與不捨。
【牧羊女與羊群】
這幅畫並沒有導覽,但很喜歡它的畫面所以拍了下來。
畫面給人很精緻優雅的感覺,一股很溫暖、寧靜的力量從畫面中流瀉而出。
一名戴著紅帽的小女孩領著一群羊在畫面的前方,而後方則是無際的天際線和草原。
簡單不做作,沒有華麗的色彩和結構,樸實的畫風正式米勒最為人樂道的特色。
而這幅畫也是米勒的成名之作,更被當時的論家譽為『一幅完美之畫』。(看來我眼光真的不錯XD)
最後,真的、真的很建議大家租導覽,只要五歐元真的很便宜。
身為門外漢,如果沒有導覽做解說,看這些就有如走馬看花,無法瞭解其中的精髓和精妙之處。
有導覽邊走邊做解說,可以讓在奧塞美術館裡待的時間花得更值得唷!
當然美術館裡面還有很多精彩的畫作,我就只挑了幾幅比較有名、印象比較深刻的畫作出來寫網誌,
大家還是要親自走一遭,一定很值得的!